这几天,德国成了国际笑柄。起因就是它突然指责解放军军舰,在红海海域用激光瞄准德国飞机,还声称此举是在军事上摆出的威胁姿态。德媒大肆炒作,结果当天就被打脸。
中方外交部和国防部接连公开回应,称解放军舰艇编队在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并没有在红海海域,也没有开机使用激光设备。尽管中方作出澄清,但德方还死鸭子嘴硬,一口咬定有证据。此举是死要面子还是别有用心值得深思。
一 这个乌龙闹得有点蹊跷
德媒披露的信息有3个要点,一是这架的德国飞机正在红海海域参与欧盟组织的护航行动,执行侦察任务,主要是应对胡塞武装以保护欧洲船只;二是这架飞机是欧盟包租的民用飞机,搭载4名德国军人;三是被激光照射时,这架飞机在抵近中国军舰。
而按照中方的澄清信息,德方有2个关键信息与事实不符:一是事发当时解放军在亚丁湾海域,根本没去红海海域;二是在亚丁湾执行任务时,解放军也没有开机使用激光设备。时间、地点、活动都对不上,德方又拿不出确凿证据,那很可能是它搞错了。毕竟,这种“看错了”导致误判的情况,在它身上是发生过的。
展开剩余84%去年2月,德国海军“黑森”号护卫舰参与欧盟组织的红海护航行动时,将一架不断靠近的美军无人机视为敌机,还发射了两枚“标准-2”防空导弹打击。不过,这两枚导弹出现故障没打中,让美军保住了造价昂贵的MQ-9“死神”无人机。
但这一次德方的处理方式,可没那么简单。首先是出现异常状况,德方并没有第一时间与中方进行沟通,确认事情真相,在不影响两国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妥善处理。而是在没有调查清楚事情原委的情况下,就单方面对中方进行无端指责,但又拿不出来实质证据,还任由媒体大肆炒作。
更恶劣的是,在中方作出澄清后,德方仍一口咬定手里有证据,自始至终没有平息事态的举动。稍微有点地理常识的都知道,亚丁湾海域与红海海域的位置可没有模糊空间。这个操作的性质与去年的乌龙可完全不一样。难怪中方官媒发表社评,毫不客气,直接揭穿德国这波抹黑造谣的操作动机不纯。
德国此举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只要看看欧洲最近发生的两件事,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二 欧盟把对华强硬当筹码
最近欧盟对关税战的态度戏剧性变化,也反映出作为领头羊的德法的想法。特朗普气势汹汹地发动针对全球的“对等关税战”,中方凭实力顶住了美国的压力,重挫特朗普的嚣张气焰,让其他国家有了喘息的空间。欧盟倒上来那口气,就心思活泛了。
特朗普对欧盟出言不逊、赤裸裸地威胁时,布鲁塞尔官员们对着中国抛媚眼,摆出一副要冰释前嫌、携手未来的姿态。当时国内专家就指出,对于欧盟的“骑墙”态度,要谨慎乐观。
果然,最近欧盟又变脸,对华又摆出强硬傲慢嘴脸。
今年中欧峰会在中国举行,按照外交惯例应该是欧盟官员到中国协商峰会以及欧盟领导人访华事宜,但我们看到的是,王毅外长去了欧洲。就欧方这个态度,这次的峰会也不会有什么期待。据说峰会已经缩短为一天。
这两天,冯德莱恩又大放厥词,又是抹黑中方支持俄罗斯加剧欧洲的不稳定,又是指责中国对外倾销过剩产能,还批评中方的稀土出口许可证制度。
而另一边,面对特朗普的关税高压,欧洲政客们一直扬言要反制,但至今什么措施都没见到,反而是他们酝酿如何“丝滑一跪”的心思越发明显。有分析人士认为,欧盟的心思是,以联合对付中方为筹码,换得特朗普在关税上给点“优待”,而此举背后还有更深一层考量,那就是防止中美联手对付欧洲。
不难看到,欧盟变脸与德国搞乌龙,其行为逻辑具有内在一致性。有人就提醒,说德国新政府在对华政策有“开倒车”的苗头。还有一个变量因素也说明了这个趋势。
三 德国向美国靠拢值得观察
其实,中欧交往的根本障碍,早年我们就捋清了。只要欧洲获得更大的战略自主,中欧关系就持续向好。默克尔执政时期,无论是德国,还是欧盟都拥有非常高的战略自主空间,因此中欧关系持续深化,甚至中欧自贸协定都接近谈成。但安全防务靠美国,而美国和北约不断东扩刺激俄罗斯的情况下,欧洲的战略自主非常脆弱。
眼下俄乌战争持续,乌克兰形势不妙,特朗普急于抽身,法国和德国在欧洲防务自主上达成共识。德国新总理墨茨上台前后多次明确表达这个观点,并且他上任首访选择法国和波兰,也被解读成德国重新站起来撑起欧洲防务安全大任了。
不过,共识是达成了,但落实起来就难了。这两天有媒体曝料,德法因为欧洲下一代旗舰战斗机项目主导地位之争产生摩擦:法国军工想主导该项目,拿8成的核心部件市场份额,但德国不同意,双方关系由此变得紧张。
媒体还披露,本来墨茨将该项目视为德国以及欧洲防务自主的支柱,全力推进,但眼下他正打算向美国下订单,增购F35战机。媒体对此解读是,德国又回到依赖美国装备的老路,至少短期来看如此。这边德国要回归“倚美”老路,另一边马克龙破天荒访问英国,到伦敦大谈英法联手拯救欧洲,减少对中美的依赖。
实际上,法德之间的分歧持续好几年了。欧洲战略自主的调子马克龙喊了很多年,但几乎听不到德国的声音。这次墨茨的发声能不能坚持下去真说不好。
而如果把这些插曲串联起来,德国炮制的乌龙事件是不是向美国递上的“投名状”,就很值得怀疑了。总之,德国新政府后续的动作值得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环球时报.造谣“中德舰机红海冲突”成本对柏林很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7397840853972364&wfr=spider&for=pc
观察者网.“大摊牌”,冯德莱恩竟还在对中国大放厥词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7134581256499001&wfr=spider&for=pc
观察者网.法德战斗机项目要崩?“大吵后,德国要下单15架美国F35战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7341507479385301&wfr=spider&for=pc
发布于:云南省创通网配资-正规配资门户网站-股票配资成本-股票如何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