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几乎从小就存在国人的脑海中,从初次到第七次,一共经历了几十个春秋,对外展示了当时明朝的强大国力。
但与此同时,对于七下西洋的原因,各界一直众说纷纭,直到在印度洋捞出的一个明朝石碑上,我们才得知了真相。
1、印度洋上的百年石碑
自明朝永乐年间之后,我国民间一直就流传着对郑和下西洋目的的传言,但由于年代逐渐久远,后世谁也说不准具体原因,直到在清末民初时,印度洋上打捞出一个石碑,揭开了这件事的真实面目。
1911年,一支常年行走在海上的探险队正在进行日常的打捞工作,在他们打捞上来的海洋物品中,除了能吃的海洋生物就是一些古代器物。
展开剩余85%而在某一天的正常作业中,打捞过程却变得异常困难,吸引了几乎所有的船员前去帮忙,一边打捞,一边略带兴奋的说道:“这次的家伙这么沉,肯定价值不低。”
然而,在船员们历尽千辛万苦将这个“大家伙”打捞上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没有什么罕见的物件儿,只有一块巨大而又沉重的石碑,而且,上面的文字有的他们还看不懂。
看见这么一个物件儿,不少人都泄了气:“白费这么大的功夫,原来是一块破石头。”这个时候,有人却眼尖的看出了这石碑上的端倪,设法将这个石碑留了下来。
之后,经过当地的官员以及相关专家的辨认,他们确定这个大石碑是从中国那边传来的,因为上面有着三种文字,其中一种很像汉字。
后来,相关人员进行了简单的研究,直到我国专家到印度洋的斯里兰卡那里访问,才搞清了这块石碑的真实出处,尘封了几百年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石碑上的汉字说明了从中国来,后经辨认正是郑和下西洋留下的东西,那么,这块石碑究竟记录了什么?是否能解答我们这么多年的疑问呢?
2、七下西洋所为何?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初登大宝没多久,一支航海队伍就在他的授意下组成并踏上了航海之路,当一路船队浩浩荡荡的驶出港口的时候,不少人都对这次航行的目的表示疑惑。
在各界的说法中,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大致分为三种,找建文帝、海外贸易和宣扬国威。这还是大方向的说法,其他方面的说法更是数不胜数。当然,如果让前人选择的话,或许找建文帝的说法似乎更加可信,毕竟当时的明成祖朱棣可是通过非和平手段从自己的大侄子手中将皇位“拿”过来的,他心里一直留着一根刺。
但是这种说法显然经不起推敲。郑和下西洋一共有七次,除了最后一次是在宣德年间,其余六次都是在永乐年间,而在每次回来之后,皇帝并没有极为慌张的召见郑和,这可不像是找人的样子。
更何况,为了找一个已经失势的废帝,值得永乐花费万贯财产兴师动众吗?建文帝也没有那个资本能跑到印度洋这么远的地方吧。
这一猜测显然有些不符合逻辑,那么对于海外贸易的说法呢?在历史记载中,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带着几大船宝物和金银珠宝出行,并且登记造册。
但在回来之后,相关的册子和名目中并没有见到什么异域的珍宝出现,记录的反而都是郑和船队拜访各国时候的盛况。
贸易讲究一来一往,只有输出没有输入或是少输入显然不符合其真实的目的。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郑和此举是宣扬大明国威,所以并不在乎对方国家的回礼多少,结合史实,倒是可信,只不过似乎还是缺少点什么。
3、石碑上的真实目的
在没有发现印度洋上的这块石碑之前,大致的目的猜测就包括这几种,其中有合理的经过史实证明的,也有民间传说的,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是对这件历史事件的好奇。
而在发现这块石碑之后,其真实的目的逐渐露出水面。在专家得知这座石碑的存在之后,立刻就对石碑上的文字和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首先,从发现石碑的地点来看,这座石碑是立在锡兰——也就是斯里兰卡曾经的名字的一座佛寺门口,靠海且修建方式简单,甚至十分像供奉的感觉。
由此可见,几百年前的郑和在立下这座石碑的时候其实是将它视为一种标记,就好像我们到一处景点就要拍照留念一样,所以并没有进行复杂的修建仪式。
再说到石碑的内容,石碑上共有三种文字,一种是汉字,另外两种经过鉴定是泰米尔文和波斯文,可见郑和当时和当地人民和平共处的程度。
而在破解了文字内容之后,其真实目的就更让人震惊了。在石碑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郑和的留名,之后就是记录留给佛祖的诸多器物,从金银财宝到供奉香炉一应俱全。
看到这些内容,学者们不禁大为震惊,难道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就仅仅是为了向斯里兰卡这里的佛祖供奉或者是布施金银吗?
经过史实印证,似乎是的。不仅如此,在其他两种文字被破解之后,其内容也是对当地宗教主神的一种歌颂之词,可见其对佛祖的诚心。
而且,在相关的《明史》以及《西洋番国志》中,对于出行的记载也提到了“祭佛供器”四个字,可见郑和七下西洋,其根本的目的不是为了宣扬国威,而只是一种供奉记录,又或者说是一种祈愿。祈愿什么呢?祈愿国家安泰、风调雨顺、国富兵强。说白了就是一种对国家的美好祝愿以及请求佛祖保佑出行顺利,除此以外再无任何功利之心。
这样的真相属实令人震惊,但与此同时却更加让我们钦佩当时的郑和和统治者的大国胸怀,更让我们对当时的中国国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发布于:河南省创通网配资-正规配资门户网站-股票配资成本-股票如何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